龍擡頭(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節日。龍擡頭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這是龍擡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對龍的尊敬,並祈求降雨,以便上帝幫助確保豐收。2月2日,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為“土地生日”。為了給土地公“暖壽”,壹些地方有舉行“土地會”的習俗:家家集資為土地神祝壽,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打鼓放鞭炮。廣西中北部的壯族地區也有“龍擡頭二月,龍尾八月”的說法。
春節過後,馬上就要進入春耕季節,要鑒定種子的發芽率。那時候放點去年留著做種子的玉米和大豆到鍋裏炒。被蟲蛀或受潮變質的種子不會爆裂,農民可以通過判斷種子的發芽率來確定是否可以使用。炒玉米豆是小吃。同時,有壹個傳說,龍王違背玉帝的意誌,以拯救人民的李。玉皇大帝直到金豆開花才放他走,於是民間就有了炒玉米爆花救龍王的故事。
農歷二月初二是殺龍升天的日子。人們相信在這壹天剃光頭會讓人吉祥如意。兒童理發稱為“剃頭”,龍擡頭時會保佑兒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成年人理發意味著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吉兆和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