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將牛奶或羊奶加熱,然後將牛奶倒入壹個大木桶中。西藏人稱這個裝置為東學。然後用木棍使勁攪打牛奶,來回攪打幾百下就會看到水油分離。這桶牛奶上面會浮著壹層淡黃色的油脂。
把這部分油脂舀出來放在皮包裏。擠出水分,放涼。冷卻後,油脂會再次凝固。這是酥油。做傳統酥油茶,除了黃油,還需要藏磚茶。先用刀從磚茶上切下壹點,備用。鍋內少加水,待水開後,將磚茶放入沸水中。水的顏色會逐漸加深,直到茶變黑,可以停止停火。
這時可以在變色的茶葉中加入少許鹽調味。如果冬天氣溫低,那麽鹽的量可以增加壹點。然後,妳可以放壹點之前做的酥油到茶中,充分攪拌,直到酥油完全融化。
然後用濾網把碎茶葉全部過濾掉,就可以得到壹杯純正的酥油茶了。所以其實沒喝過的人會覺得酥油茶和奶茶壹樣甜,但其實正宗的酥油茶其實是鹹的。如果做酥油的時候已經加了壹定量的鹽,那麽煮茶的時候就可以省略加鹽的步驟。
藏族人出門其實都是帶著黃油和酥油茶的,尤其是放牛的時候。外面氣溫低的時候,他們可以喝點酥油茶暖暖身子。酥油茶口感順滑綿密,奶香和茶香濃郁。入口後回味無窮,余味會在口中停留很久。因為含有脂肪,是冬季禦寒的必備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