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老丁奉的發展歷程

老丁奉的發展歷程

乾隆皇帝兩次下江南,在遊覽古城紹興時,曾品嘗過壹家水果商店鋪的點心。他覺得有壹種獨特的味道,他高興地提到了禦筆,並授予“老丁奉”三個大字。意思是鍋裏總有很多好吃的。從那時起,老丁奉的點心就成了壹種貢品,從南到北傳遍了全國。僅在哈爾濱就有七家水果商店。

老丁奉開在1911。當時,它位於哈爾濱路外的正陽三島街(現在的靖宇街216號),距今已有100年的歷史。當時叫“老頂風南味倉”。我們在銷售南方風味幹鮮品的同時,制作和銷售南方風味小吃。

1911成立後的40多年裏,“老丁奉”壹直小規模經營。20世紀20年代初,老頂風南味點心倉庫主要生產店前、廠後糕點,以制作精良著稱。小批量生產,烤好後直接銷售。老鼎豐的月餅、槽糕、長白糕逐漸出名。

20世紀30年代初,老丁奉逐漸發展起來。東北淪陷後,老丁奉的生意異常艱難。王阿達和徐新亭被迫離開,老丁奉把它留給了王阿達的女婿張玉嬿。後來由於經營不善,轉賣給商人張啟斌。直到1946,“老丁奉”才從歷史深處走出來,重新起了爐竈。在老丁奉的發展史上,有壹位親歷者和見證者——徐玉鐸,他於1942年從山東來到哈。在老丁奉,他從學徒和工人做起,努力工作,壹步步成為廠長。他堅持創新,使老丁奉的糕點、月餅品種從1980前的140多種發展到現在的500多種,花樣1000多種,僅月餅就有66套,200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