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江邊夜景)
竹外有三兩桃花,
春江水暖鴨先知,
藜蒿短芽滿地,
正是河豚想上的時候。
這是壹首題詩。惠崇的《春江夜景》沒有流傳下來,但從蘇軾的詩中,我們可以想壹想:壹片竹林,三兩桃花,壹條河,幾只鴨子,河岸上長滿了蘆蒿,蘆苞剛剛破土,天上有兩兩。河豚無形,貪婪的蘇軾卻在想:河豚。
惠崇是宋初“九詩人”之壹,與只看其畫而不見其畫的蘇軾不是壹個時代的人。
人們。此僧善畫詩畫,尤擅畫水鄉,上放幾只鳥獸,名曰“惠崇小經”。
王安石非常欣賞他的畫。在《剛出校門的高僧惠崇作畫,應是詩》中,他稱贊:“畫史多,以惠崇晚年為最。”
明清時期,他們眼裏只有唐詩,宋詞從來不被重視。康熙時期的大學者、詩人毛希齡批評蘇軾的詩說:“春江水暖,鴨子必知,鵝不知?”
這位老人確實有點瞎。當然,鵝知道泉水加熱的事。宋人還有壹句詩“春來大地草木知。”
這是壹首題詩。可能上面沒有鵝。
但是,毛希齡對蘇軾沒有意見,他誰都不喜歡。當他讀朱的時候,他不得不在他身邊放壹個稻草人。當他看到自己錯在哪裏的時候,他要打罵他,他要讓這個稻草人朱Xi承認錯誤。他對蘇軾足夠客氣。
正是河豚想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