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液牛奶和雞蛋的比例是100克牛奶2個雞蛋。步驟如下:
第壹步:將牛奶溫熱,倒入砂糖融化。
第二步:雞蛋打碎,蛋黃與蛋清壹起攪拌,攪拌均勻。
第三步:牛奶放涼,倒入雞蛋液。壹定牛奶涼了倒入蛋液,不然喝牛奶雞蛋湯啦。
第四步:將液體過三遍篩子,取出半成品蛋撻皮,倒入蛋液。200度溫度,上下火烤30分鐘,烤箱火大小可適當調節喲!
蛋撻
縱然蛋撻深受香港人歡迎,但在香港歷史尚很短。據業余香港歷史學者吳昊考證,1920年代的廣州,各大百貨公司競爭激烈,為了吸引顧客,百貨公司的廚師每周都會設計壹款“星期美點”作招徠,蛋撻正是這時候在廣州出現。
香港引入蛋撻的時代,未有準確年份,有人說自1940年代起,香港餅店已出現蛋撻,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數茶餐廳。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壹個蛋撻便可以成為壹個下午茶餐。而味道香甜醇厚,松軟可口。
1990年代起,兼營包餅之茶餐廳逐漸減少,故現只在舊式茶餐廳有自家烤制的蛋撻,其他茶餐廳則從面包工場訂購蛋撻饗客。另壹方面,香港不少酒樓的點心中也包括蛋撻仔(小型蛋撻)。還出現了適合減肥的蛋撻,蛋漿是用蛋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