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熱涼血,舒筋活絡之功效。主治跌打損傷。
柘樹果實,也稱柘果、佳子、山荔枝、水荔枝、野荔枝、野梅子。為桑科柘屬植物柘樹的果實。柘果可以生吃,味苦,性平。柘果聚合果肉質,直徑2-5厘米,表面微被毛,成熟時橙紅色,光滑,每年10月收獲。
柘果幹品多為對開切片,呈皺縮的半球形,全體橘黃色或棕紅色,果皮內層著生多數瘦果,瘦果被幹縮的肉質花被包裹,長約0.5cm,內含種子1枚,棕黑色。氣微,味微甘。
無論果皮還是果肉,幹粉研磨,配以黃酒,可治愈跌打損傷。
擴展資料
除了柘果具有藥用價值外,柘樹的根、莖、葉、皮、木均具有藥材價值:
1、柘木:具有滋養血脈、清肝明目、調益脾胃之功效。主治虛損,婦女崩中血結,瘧疾。
2、莖葉:具有清熱解毒,舒筋活絡之功效。主治痄腮,癰腫,隱疹,濕疹,跌打損傷,腰腿痛。
3、根皮,莖皮:治腰痛,遺精,咯血,嘔血,跌打損傷《大理資誌》。
4、根:用於肝炎,肝硬化,尿路結石,閉經,風濕骨痛及跌打損傷;外用治癰瘡,連珠瘡。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柘樹果實
百度百科-柘
百度百科-柘木(中藥)
百度百科-柘樹莖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