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無花果銹病
該病主要危害無花果的葉片、幼果和嫩枝。葉片在5月初發病。初期葉正面出現大小為1mm的黃綠色小斑點,逐漸擴大為紅邊為0.5~1mm的橙黃色圓形斑點;發病後7~14天,病斑表面密布黃色小斑點,逐漸變黑,後葉背面隆起,產生多根土黃色毛發。嫩枝受損時,患部橙黃色,略凸起,呈紡錘形。幼果染病,表面圓形,先黃後褐。
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夏孢子在病葉上越冬,次年6-7月開始侵染為害葉片,8-9月為高峰期,並伴有大量葉片。
防治方法
無花果銹病的防治要從6月底開始,做到無病早防,8-9月是防病關鍵期,做到勤噴藥,夏護秋葉,壯新梢。化學防治:每隔10~15天噴1次代森錳鋅保護性殺菌劑,連續噴2~3次,保護葉片不受銹病侵害。無花果葉發病初期,即出現針尖大小的紅斑時,立即噴灑內吸性殺菌劑,常用的有氟矽唑、苯醚甲環唑、三唑酮等。,連續噴灑2-3次,防止病害蔓延。
供您參考
歡迎評論交流【笑臉】【笑臉】謝謝![可愛]
妳覺得有問題嗎?如果沒有問題,葉子的黃綠色和元素缺乏有關。
根腐病是從新葉變黃開始的,嚴重時會整葉變黃,最後整株死亡。
看圖根應該沒問題。
滿意請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