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是否提純可分為粗鹽和精鹽。原鹽經過提純後成為雜質少、顆粒小的精鹽,也稱“精鹽”;沒有提純的是雜質多顆粒大的原鹽。
所謂“雜質”主要是礦物質,這也是為什麽粗鹽比細鹽含鎂、鉀、鈣多的原因。但是這些礦物質可以從飲食中獲取,通過粗鹽補充,既不必要也沒有效果。比如市面上流行的“玫瑰鹽”就屬於原鹽,來源於未經提純的巖鹽,顆粒較大,因保留了鐵等礦物質而呈粉紅色。
擴展數據
根據是否加碘,可分為碘鹽和非碘鹽。我國大部分地區飲用水碘含量較低,壹度導致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等碘缺乏病高發。
為了積極防控,我國在1995采取了食鹽加碘的措施,人工添加碘酸鉀、碘化鉀或海藻碘。碘含量壹般為21~33 mg/kg,適合大多數人食用。其中海藻碘是以海藻為原料制成的新壹代補碘劑,吸收率優於碘酸鉀和碘化鉀。甲亢和部分甲狀腺癌患者需遵醫囑服用非碘鹽。
人民網-我們應該吃什麽樣的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