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在隨筆《豆腐》中寫道:“豆腐拌豆腐,是豆腐拌豆腐中的上品。嫩香椿頭,芽葉不舒服,顏色發紫,氣味清香,開水微熱,莖變綠,取出,用細鹽揉搓,待涼,切塊,拌豆腐,加幾滴香油。壹入學,三生不忘。”
梁實秋也喜歡香椿拌豆腐。他在壹篇文章中回憶說:“我家後院種了壹棵小香椿樹,春天有嫩芽,紅中帶綠。摘下來用開水燙壹下,切成塊,和豆腐拌在壹起,有壹種奇怪的香味。”
我婆婆家門前有幾棵香椿樹。5月1日回老家,發現芽不多了。我婆婆讓我都摘下來。
壹塊豆腐,壹把香椿,是如何做到這種讓很多名人念念不忘的“香椿拌豆腐”的?
這非常簡單—
豆腐切丁(我用的是北豆腐)用開水焯壹下,去除豆腥味,瀝幹水分片刻;將香椿芽洗凈焯壹會兒,既能激發香味,又能去除亞硝酸鹽和草酸。當顏色變成綠色時,可以取出它們,晾幹,切碎。
加鹽適量,能吃辣的放點辣椒面。
鍋裏放壹點油,炒幾個辣椒使其有香味,撈出辣椒,趁熱把花椒油澆在豆腐豆腐上,拌勻。
我還加了壹點醬油,所以豆腐的顏色有點暗。
記得小時候我媽說那也叫“雞刨豆腐”。現在想起來也很形象!可惜那時候我不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