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雙黃蛋比普通蛋略大。它們形成的原因是兩個卵子同時成熟,壹起被帶入輸卵管,在那裏依次被蛋白質、蛋殼等物質包裹,從而形成雙黃蛋。也就是說,雙黃蛋只有兩個蛋黃,蛋白質等物質只有1份。如果雙黃蛋受精,理論上可以孵出兩只小雞。
但是,我們知道,雞蛋中的營養成分是有限的。雖然理論上可以孵出兩只小雞,但實際上很少看到兩只小雞同時孵出來。大部分雙黃蛋雛雞在孵化後約18天至15天死亡。即使能孵出兩只雛鳥,由於營養不良,大多長得不好,即使能順利出生,也往往活不長。
雙黃蛋形成的原因
1,激素水平的影響
母雞下蛋時會受到激素的調節。壹般來說,激素給出“下蛋”的指令後,母雞就會排出壹個蛋。如果激素不穩定,給了錯誤的指令,母雞就會排卵異常,形成雙黃蛋。
2.遺傳因素。
不同品種的雞產雙黃蛋的概率不同,受壹定的遺傳因素影響。在日本,雙黃蛋是百年和諧的象征,深受民間喜愛,經濟效益可觀。在日本本命島北部的壹個畜牧場,選擇經常產雙黃蛋的母雞進行交配,培育出壹只能連續產雙黃蛋20-33周的母雞。
3.其他人為因素
除了以上兩個因素,在飼養過程中,如果過度飼養導致母雞營養過剩,導致激素分泌紊亂,也容易產生雙黃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