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寮之所以成為中國年降水量最大的地方,是因為它位於臺灣省山脈的東部,是夏季東南季風的迎風坡。東南風從太平洋吹來,含有大量水汽。在運動過程中,它沿著山脈向上爬升,形成了地形降水。同時也受東海岸日本暖流的暖濕影響,降水豐富,成為中國降水量最大的地方。
火燒寮年均降雨量五六千毫米,不僅遠超臺灣省年均2500毫米的降雨量,也是東亞之最。民國元年,火燒寮錄得降雨量8408毫米,至今仍是中國年降雨量最高的地方。所以《地理大百科》把火燒寮列為中國的“雨極”。
據38年(1906-1944)統計,火燒寮年平均降雨量6557.8mm,1912年最大年降雨量高達8409mm,長期保持全國最高年平均降雨量記錄,也被廣泛稱為中國“雨極”。
降水天數也多,年平均降水量214天。火燒寮如此多的降水是由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形成的,與東北季風降雨、東南季風降雨、雷暴和臺風暴雨緊密結合。
上述火燒寮早期氣象記錄(年平均6557.8mm)不隸屬於臺灣省氣象主管部門。自1987年5月以來,臺灣省中央氣象局在火燒寮設立了自動氣象站,站號C0A65,經度121.7492+緯度25.4038.0000060666從1988到2005年,火燒寮氣象站的年平均降水量為3718.4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