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酸棗的出現是美國考古隊在福建漳浦發現的。這種酸棗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喬木林中,據史料記載,古人在8000年前就已食用酸棗,並大量儲存。這次考古隊發現了7塊酸棗化石,形狀和我們現代的酸棗基本壹致。唯壹不同的是,現代酸棗頂部有3-6個孔,而酸棗化石頂部有7個孔。也就是說,古代的酸棗有更多樣的形態。考古資料顯示,棗在古代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現在僅存於中國南方。
第二,酸棗的功能相對普通棗來說比較硬,棗核比較大。因為大棗頂端有五個孔,所以也被賦予了五福臨門的寓意。紅棗的果肉含有纖維素、有機酸、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對治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增強免疫力等有很好的效果。棗樹的樹幹是直的,樹皮是灰褐色的。樹上的花是淺紫色的,花期壹般在四個月左右。成熟時,核果呈橢圓形,黃色,果肉狀。酸棗在我國壹般分布於浙江、福建、雲南等地區,不僅可以入藥,還可以止血、止痛、大面積燒傷。
第三,延續至今。兩千萬年前,酸棗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但根據目前的研究,酸棗成為東亞特有植物。也就是說,酸棗自古就有,分布在中國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