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甄糕讀作:xī ān jīng gāo。
甑,jing,壹聲,西安本地人發音為jing,不用字本音zhen,甄糕是西安和關中地區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用糯米、紅棗或蜜棗、紅豆置鐵甑上蒸制而成。甑糕小吃歷史悠久。甑,是中國古代壹種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制、銅制、鐵制等,後經民間傳承,將鐵甑保留至今,而用之蒸制的粘糕也別有風味。
甑糕,使用壹種稱為“甑”的蒸食用具而得名。甑是壹種底部有小孔,可放置在鍋上蒸食物的古老炊具,黃河流域俗名勁子,故而甑糕也叫勁糕,所以念jing。
甑糕的歷史
甑糕是由中國3000多年前西周時期王子專用的食品“糗餌粉糍”演變而來的。《周禮·天宮》有羞籩之食糗餌粉糍的記載,“粉糍”是在糯米粉內加入豆沙餡(古時叫豆屑末)蒸成的餅糕。
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餡蒸成的糕餅,並不放棗,到了唐代才發展成棗米合蒸。唐代,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中的“水晶龍鳳糕”和如今的甑糕壹脈相承。
甑糕,是由三千多年前西周時期王子專用的食品“糗餌粉糍”演變而來的。“粉糍”是在糯米粉內加入豆沙餡(古時叫豆屑末)蒸成的糕餅,吃起來有豆香味。及至唐代,才發展為棗米合蒸。唐尚書令左仆射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中的“水晶龍鳳糕”和現在的甑糕壹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