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標準依然按照容重定等,但等級由原標準3個調整為5個,並增加了等外級。1~5等容重分別為:≥720g/L、≥685g/L、≥650g/L、≥620g/L、≥590g/L,等外為<590g/L。考慮到糧食生產的特殊性和自然災害的不可避免性,標準中增加了等外級,規定容重指標不符合第5等要求,但其他指標符合標準規定的玉米為等外級,仍然可以進行貿易,從而保證了糧食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將不完善粒最大限量指標由原來不分等級壹律為5.0%,調整為1~5等分別為≤4%、≤6%、≤8%、≤10%、≤15%,使標準能更客觀地反映不同等級商品玉米的實際質量情況。
玉米分析:
東北地區玉米的安全水分(能夠保證糧食安全儲存的水分)為14.0%,不同地區的玉米安全水分不同。測量水分的簡單方法是使用快速水分測定儀,其速度快,但會有壹定的誤差,比較準確的方法是將玉米拿到糧食部門的檢驗室內,使用粉碎機將玉米粉碎稱重,放入恒溫烘箱內烘焙規定時間後,冷卻至室溫後稱重,其重量差與烘前重量之比即為玉米的含水量。
以前糧食部門的檢驗人員大多可憑感觀確定玉米含水量,不過為了保護農民利益和公平交易等為出發點,現在國家已基本上禁止檢驗人員憑感觀檢驗玉米水分了。壹般在東北地區新收獲玉米含水量在27%左右,在南中原以南地區壹般在14%左右。不過新收獲玉米含水量與近成熟期的天氣、玉米的成熟度等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