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如何判斷食物中產生了大米發酵酸?

如何判斷食物中產生了大米發酵酸?

黑龍江省壹起吃酸湯導致食物中毒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註,罪魁禍首?米酵酸?甚至引起官方提醒公眾,大家在食用發酵玉米粉等食物時壹定要謹慎。那麽,如何判斷食品中已經產生了米酵酸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壹下什麽是米酵酸。谷維酸是壹種由椰子假單胞菌亞種產生的毒素。發酵米粉,是椰子假單胞菌食物中毒亞種的簡稱。發酵米粉。主要原因是由發酵米粉制品、變質黑木耳等變質澱粉制成的地方特色食品。此外,壹旦發酵時間過長或儲存不當,毒菌就會大量擴散。

但這次中毒事件中的酸湯含有大量的米曲酸,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無壹幸存,足以看出死亡率之高。能產生米酵酸的常見真菌是泡太久的黑木耳。如果黑木耳泡後有異味或感覺粘稠,此時壹定不能食用。壹旦食用,會使人頭暈、腹瀉、渾身無力,嚴重的會導致身體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而且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控制這種食物中毒。

對於普通人來說,食物變質產生的黴斑很容易分辨,但是大米發酵酸等細菌的現象並不是特別明顯,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借助顯微鏡很難判斷食物是否產生大米發酵酸。所以只能規範食品的采購和生產,或者幹脆不采購和生產相關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記住不要隨意制作發酵米粉食品。如果壹定要制作和食用,需要購買正規廠家的食材,制作過程要嚴格規範,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