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蚊魚主要以動物為食。無食用價值,但嗜食蚊子幼蟲,有利於環保,有觀賞價值。原產北美,傳入我國,分布於長江以南多個省區。它也被移植到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
體型長,側部略扁,後緣呈淺弧形,腹部圓。頭短而寬,吻短。大眼睛。小嘴,上位,小頜牙。身體圓而有鱗,無側線。背鰭位於身體中點的後面。臀鰭位於背鰭下方。
雄魚臀鰭的第3-5鰭延伸成為精子器。尾鰭是圓形的。背部灰黑色,腹部白色。後腦勺有1個黑點,沿背部和尾柄末端有黑色條紋。小型熱帶淡水魚,胎生,壹年產仔多次。
擴展數據:
適當放生食蚊魚,不會影響生態。
食蚊魚是壹種小型溫水魚類,原產於北美。1924從菲律賓引入中國,放養在杭州西湖。後來,它的棲息地不斷擴大。目前已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各個地區,並在廣州和珠三角“定居”了幾十年。
此次廣州相關水體放生的食蚊魚來自廣州周邊地區,並非從國外輸入。也就是說,食蚊魚在廣州的水生態系統中已經存在,並不是新的入侵物種。
事實上,食蚊魚在廣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河流、湖泊和池塘中大量存在。近年來,許多海龜和熱帶魚養殖戶購買了在野外捕獲的食蚊魚作為飼料魚。
百度百科-蚊魚
人民網-廣州水務局:適當放生食蚊魚不會影響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