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種現象之所以存在於當今社會,是因為各種形式主義的存在。營養餐本來是給幼兒園和小學生準備的。基本意識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補充日常營養,所以這種營養餐至少配得上營養二字。然而,現實往往並非如此。
我小的時候,我們小學曾經提供過營養餐。但是學校領導並沒有把營養餐當成什麽大事,只是讓我學校食堂的廚師簡單做了壹兩個很難吃的菜,勉強過得去。我深深記得,當時的營養餐看起來很有營養,壹看就讓人沒胃口,更難以下咽。最後班裏很多同學把營養餐倒掉了。
我想最近全國都在提倡節約糧食的口號的時候,會發生這種明目張膽的浪費糧食的事情。我想這也給整個社會敲響了警鐘。這種不必要的浪費,往往是因為壹些校領導為了迎合上面的營養餐制度,做了壹些表面工作來應付工作。這些表面的工作看似做得很到位,其實只有親身經歷過的學生才會知道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