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膏制作方式:
最初是由雲南土司采取大鍋熬制方法,初創另壹種制膏工藝。這種方法顯然是借鑒唐宋制作餅茶工藝,只是將“蒸”幹脆改成了“煮”。而且這種用大鍋熬膏的方法很快通過茶馬古道傳播到西藏,並迅速被西藏上層人物所接受。
現代普洱茶膏采用的是生物科技手段,遵循普洱茶原有的後發酵機理,從普洱茶中分離某些優勢菌種,加之有意識提取普洱茶中特有的纖維素酶及果膠酶等,對制膏的普洱茶原料在作業環境要求較高的條件下進行二次接種與發酵;
並在溫度與濕度上嚴格控制,使普洱茶原料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微生物、酶法轉化階段;再通過低溫萃取(註意:不是常規意義上的中藥提取),低溫幹燥獲得。其茶膏的成品率為15%。使普洱茶膏更具天然藥物的特性。
擴展資料:
普洱茶膏最顯著的壹個特點,是可以空腹飲用,即不傷害人的胃腸,又起到養胃的功效。這是因為普洱茶膏經過發酵——萃取——發酵——膜過濾後,基本上屬於小分子,有利於人體的胃腸道的吸附,刺激性小。
普洱茶膏內含的果膠物質遠高於其它茶類。同時普洱茶膏內含的咖啡堿可以中和人體的胃酸,進而改善消化功能。
百度百科-茶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