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的事跡最早見於《史記》中的《秦始皇列傳》和《衡山列傳》(在《秦始皇列傳》中稱為“徐氏”,在《淮南衡山列傳》中稱為“徐福”)。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希望長生不老。公元前219年,徐寫道,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神仙居住。於是秦始皇派徐世領著幾千名少男少女,以及三年的衣食鞋襪藥物農具下海求仙,花費不菲。然而,徐帶領許多人出海幾年,沒有找到聖山。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遊,徐解釋說出海後被巨大的鯖魚擋住去路,無法航行,要求多派射手對付鯖魚。秦始皇同意了,派了壹個射手去射壹條大魚。後來,徐福又率眾出海,來到“廣澤平原”(很可能是日本九州)。他覺得當地氣候溫暖,風景優美,人民友好,就不再稱王,教當地人種田、捕魚、捕鯨、排紙的方法,再也沒有回來。
後來史書都記載徐福下海,但對他到了哪裏,說法不壹。《三國誌》“兀術?《武主權傳》、《後漢書》、《東夷列傳》、《擴狄之傳》均記載為,但具體位置不詳。五代最後壹周,易初和尚在《易初六貼》中寫道“城墻?《日本》,第壹次明確提到徐福最後到達日本,也就是今天的秦氏家族(壹個古老的日本渡口家族。)是他的後人,又說徐福到了以後,就叫富士山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