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獅子頭的由來

獅子頭的由來

獅子頭始於唐代,由揚州的葵花剁改名而來。

唐代韋歡公爵的廚師魏聚元制作了四大名菜:糖醋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肉片,讓座位上的客人印象深刻。剁碎的葵花肉改名為獅子頭。這道菜吃起來軟糯油膩,健康營養。江西宜豐也有這道菜,流傳了100多年。具有色澤雪白,肉質鮮嫩,清香醇和的特點,四季皆宜。

安徽巢湖每年春節都會紮彩球,耍獅子,慶祝五谷豐登。屆時,當地人民會制作獅子頭形狀的小吃來獎勵舞獅者。這種習俗自古以來就廣為流傳。因為這種點心用堿量比普通發酵面團略大,所以特別脆香,存放幾天也不會變軟。

獅子頭的做法:

1.先把五花肉洗幹凈,瀝幹水分,然後切塊,剁成肉末。

2.馬蹄洗凈去皮,幹香菇浸泡3小時後焯水,再切成綠豆大小的顆粒。

3.將肉末放入碗中,然後加入料酒、姜末、鹽、胡椒粉、雞精、洋蔥姜水、雞蛋和澱粉,朝壹個方向攪拌8-10分鐘,直到肉不粘手。

4.將馬蹄和幹香菇放入肉末中,攪拌均勻。

5.熱鍋放油,油溫八成熱。將肉末擠成橘子或橙子大小的肉丸,用大火煎至肉丸表面金黃。

6.將炸好的獅子頭放入鍋中,然後加入準備好的高湯和鮑魚汁大火燒開,然後小火煮15分鐘,再加入醬油煮10分鐘,然後將煮好的獅子頭放入碗中。

7.鍋裏剩下的湯用水澱粉勾芡,淋在獅子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