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引種
香榧,別名榧子、榧樹,是壹種常綠針葉樹,屬於紅豆杉科香榧屬。它高25米,胸徑2米。樹幹挺直,枝條舒展,樹冠寬闊,呈橢圓形。樹皮淡灰棕色,淺的縱向裂縫;雌雄異株,很少雌雄同株,4月開花;種子卵圓形或長圓形,外表面黃棕色至暗棕色,邊緣稍縱,末端鈍圓,種臍橢圓形,顏色略淡而光滑,另壹端稍尖。種皮又硬又脆。破碎後可見1粒,卵圓形,外胚乳膜質,灰褐色,極度皺縮,內胚乳肥大,黃白色,固體,油狀。微微的氣息,微甜微澀的味道。油炸後的香氣。分布於中國,江蘇,福建,安徽,江西,湖南,浙江和貴州。在浙江諸暨、東陽等地栽培歷史悠久。經過勞動人民的長期培育和選擇,選出了像香榧這樣種子大、口感好、產量高的優良類型。1927年,胡仙素根據種子的形狀和大小,劃分出四個變種和兩個變種。因為野生香榧的種子形狀和大小差異很大,除了香榧是勞動人民多年培育(嫁接)的優良品種外,其他品種和變種都是實生苗長成的樹。雖然種子形狀大小不同,但中間類型很多,所以合並。香榧種子(香榧)1:味甘、澀、平。驅蟲劑,食物滯留和潤燥。用於蟲積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痔瘡、蛔蟲病。根皮:用於風濕腫痛。花:苦。除濕驅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