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竹: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避免寒冷強風。宜選擇背風向陽的山坡、村莊附近的緩坡平地和水邊進行種植。宜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微堿性砂質填土上栽培,不宜種植在貧瘠、粘稠的土壤上。
栽培技術
用母竹移栽。2月中旬至3月下旬,選擇竹竿粗壯、節間密集、枝短、枝葉繁茂、竹鞭生長健壯、鞭鮮、芽飽滿鮮嫩、無病蟲害的二年生竹作為母竹。挖長60cm,寬40cm,深30cm的根盤,2-3個或5個之多。挖母的時候要多帶鞭根和土,不要損傷芽和須根。處理時,切口應切平並用稻草包裹。剪去壹部分竹筍,留下4-7叢枝條,按5m×3m的行距挖坑。洞口比原來的根盤略大,洞內種上竹子。先填壹層細表土或塘泥。對竹類植物要立正,壹層壹層地覆土,澆水,防止水分蒸發,固定。為了防止風的晃動,通過支撐在柱子周圍來固定。
田疃管理
移栽母竹成活後除草松土。除了雨季和冬季,要經常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竹子喜歡氮肥,所需氮磷鉀肥比例為5: 1: 2。壹般追肥2-3次,以勤施少施為原則。
消滅病蟲害
疾病包括損害葉子的竹銹病。發病初期,可噴灑波爾多液進行防治。害蟲包括危害竹筍的竹象蟲。成蟲交配產卵期,可人工捕撈。幼蟲孵化期,噴灑90%結晶敵百蟲500倍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