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可發生在不同年齡,但以青中年多見,多因急性腎炎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措施不當而致病。其飲食原則如下:
(1)限制蛋白質
根據腎功能損害的程度確定蛋白質的攝入量。病程長,且腎功能損害不嚴重,食物中蛋白質不必嚴格限制,每天不宜超過每千克體重1.0克,其中優質蛋白質占50%以上。有氮質血癥時,按病情限制蛋白質。
(2)限制鈉攝入
水腫和高血壓患者,應限制食鹽,每天2~3克為宜。水腫嚴重時,控制食鹽2克以下或給予無鹽飲食,同時定期檢查血鉀、鈉水平。因為慢性腎炎多尿期或長期限鈉時,會造成體內鈉含量不足。
(3)保證能量供給
慢性腎炎病程長,能量供應要滿足活動需要。由於限制蛋白質,故要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為能量來源。總能量每天9204.8~10878.4千焦。
(4)足量維生素
維生素應供應充分,註意補充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C等豐富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肝、綠葉蔬菜等。
(5)根據病情變化調整飲食
慢性腎炎急性發作時,按急性腎炎飲食治療原則處理。大量排蛋白尿時,應按腎病綜合征的飲食原則處理。總之,慢性腎炎應密切結合病情變化,修訂飲食配方,以利於病情穩定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