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壹,是春天的第四個節氣。太陽經度達到0,節日在每年公歷3月19-22日舉行。
“春分”有兩個意思。壹個是“季節平分”。傳統上,春天在立春和長夏之間,春分在兩個節氣的中間,正好把春天平分。另壹個意思是“晝夜平分”。春分時,太陽直射赤道,晝夜長短相等,各為12小時。春分的氣候特點是溫暖晴朗的天氣。
春分在天文學上有著重要的意義。春分那天,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平分。此後,太陽的直射位置繼續從赤道向北半球移動,北半球的白晝開始比黑夜長,而南半球則相反。
春分的氣象變化:
春分時節,中國除了青藏高原、東北、西北、華北,都進入了明媚的春天。除了常年冬季的高山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中國各地的日平均氣溫都穩步上升到0℃以上。
此時嚴寒已過,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沿江江南多雨地區同時上升到10℃以上,進入明媚春光。
春分節氣期間,東亞槽明顯減弱,西風帶槽脊活動明顯增強。從蒙古到東北,經常有低壓活動和氣旋發展。低壓運動導致冷空氣南下,北方多大風揚沙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