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衛視(江蘇省級電視臺)的標誌采用紅色為主調,構圖簡明,蘊意深刻。該標誌創意來源於“以人為本”的理念。
因此攝取了漢字中“人”的象形特征。並巧妙的將漢語拼音“JS”融入到“人”字中去。在看似簡潔中描繪出壹幅長江與運河交匯的盛大畫卷,賦有濃厚的地域特色。
因為臺標很像壹顆荔枝,江蘇衛視又被觀眾稱為“荔枝臺”。
擴展資料:
發展歷程
1968年,經江蘇省革命委員會批準,南京電視實驗臺以南京電視臺名稱於10月1日恢復播出。
1972年,開始用微波傳送節目,除自辦節目外,每周三次轉中央電視臺節目。
1979年6月30日,經中***江蘇省委批準,南京電視臺改名為江蘇電視臺,臺名由郭沫若書寫。11月,啟用4頻道1千瓦彩色電視發射機,以轉播中央電視臺節目為主。
1980年10月,全臺設新聞組、文藝組、專題組、電視劇組、技術組。
1982年2月,江蘇電視臺由臺組兩級機構改為臺、部、組三級機構,設立新聞部、節目部、制作部、技術部、辦公室,每個部室下面又分設若幹業務組。
百度百科-江蘇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