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手抄報不寫字如下: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鬥指戊(西南方)。太陽黃經達150°。於每年公歷8月22至24日交節。時至處暑,已到了高溫酷熱天氣“三暑”之“末暑”,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
處暑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暑意漸消。雷暴活動也不及炎夏那般活躍,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減弱。處暑的民俗活動很多,如吃鴨子、放河燈、開漁節、煎藥茶、拜土地公等。
中國古代壹些文學作品將處暑分為三候:“壹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雕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谷豐登”。
處暑的諺語:
1、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
2、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
3、處暑處暑,熱死老鼠。
4、熱熟谷,粒實鼓。
5、處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6、處暑早的雨,谷倉裏的米。
7、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子難保米。
8、處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
9、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
10、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