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牛肝菌讀音是什麽?

牛肝菌讀音是什麽?

牛肝菌讀音是niú gān jun。

來源:

藥材基源:為牛肝菌科真菌華美牛肝菌、紅腳牛肝菌、桃紅牛肝菌、魔牛肝菌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letus speciosus Frost。

原形態

1.華美牛肝菌 菌蓋半圓形,後平展,蓋寬8-15cm。表面幹而平滑,無光澤,玫瑰紅色、酒紅色,偶爾雜以黃色暈斑。菌肉淡黃色,傷後變藍色。菌管貼生,蜜黃色,傷後變藍。柄等粗,上部蜜黃色,基部汙褐色,上端具網絡。孢子狹紡錘形、長柱狀,(11-15)μm×(2.5-3.5)μm。

2.紅腳牛肝菌 菌蓋中凸而平展。蓋寬5-20cm。幹,初有微絨毛。黃褐色、紅褐色、月桂色。菌肉黃色,傷後變藍。菌柄等粗,基部不膨大,長4-15cm,徑2-3cm。黃色、紅色、具深紅色或朱紅色斑點,不呈網狀,柄基傷後初變藍,後變褐色。孢子紡錘形,(12-16)μm×(4-6)μm。

3.桃紅牛肝菌 菌蓋闊而平展,幹,幼時微粘,初有絨毛,後光滑,寬9-16cm。紫紅色、玫瑰紅色、血紅色。菌肉檸檬黃色,傷後呈淡藍色。菌管檸檬黃色、硫黃色,傷後變綠褐,彎生,近柄處下陷,柄棒狀,基部呈臼形,上端具縱長的條紋,中下部有網絡,黃色,基部呈玫瑰紅色。

孢子近紡錘形,兩側近於對稱,(11-15)μm×(4-5)μm。單生或群生,稀有成簇叢生,多生於殼鬥科植物林下。見於7-10月。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