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名稱:塘虱魚、塘角魚、鯰魚、泥鰍魚、滑魚。
形態特征:身體細長,背部扁平。頭部寬而扁平。下嘴。小眼睛。必須是4對。身體無鱗,側線明顯,比較直。背鰭很長,約占體長的2/3,臀鰭也很長,沒有硬刺,不與尾鰭相連。胸鰭有鋸齒狀的刺。尾鰭是圓形的。棕黑色身體,腹部較淺。
產地和季節:分布於長江及長江以南的水體,也是廣東、福建等省的重要養殖對象。
經濟價值: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有壹定的藥用價值。具有補血、滋腎、調中、滋陰的功效,故被視為滋補佳品,是華南地區常見的食用魚,也是出口港澳的重要品種。養殖南方鮎具有生長快、抗病力強、產量高、經濟效益高等優點。
食療價值:鮎魚的肉,鮎魚的壹種動物。胡子鯰魚也被稱為角魚、暗甲魚、塘虱魚和胡子鯰魚。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的江河湖泊中。獲得後,去除魚鰭和內臟,洗凈後使用。甜味,性平。能健脾益氣,補腎壯陽。用於身體虛弱和小兒疳積;黃疸、慢性肝炎;鼻衄,流壹停,年復壹年。常用蓮子、綠豆、大棗之類的。此外,還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痛、陽痿。其肉嫩味美,可煲湯炒,也可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