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工周期:壹般從冬季至日到春季開始,即公歷2月23日至2月6日,加工周期約為40天。
2、原料準備:鹽、胡椒粉、五香粉適量。
3.椒鹽粉腌制:將椒鹽粉與肉、鹽、胡椒粉、五香粉按照100: 2: 2: 1的比例混合。將宰殺好的豬肉盡快用椒鹽粉擦幹凈,放入大桶中腌制,大塊的肉條放下,小塊和薄片放在上面,填好後用木板或薄膜蓋好,不要翻動。腌制時間為5 ~ 7天,使椒鹽粉充分溶解並附著在肉條上。
4.熏烤:將腌制好的肉條壹條壹條掛在火塘上方的衣架上,從火塘中心向四周擴散。肉片離火塘1.2 m ~ 1.6 m高,利用農民冬季在火塘上做飯、燒柴火產生的熱煙氣熏幹。熏幹次數適合自然蒸煮加熱,夜間熏幹,冷熱交替。壹般熏烘期為30 ~ 60天,燃料為薪炭林、用材林、鋸末、死餅、谷殼等。不要用垃圾或廢紙屑、農膜吸煙。熏烤時,火苗不宜過大過快,以防外燥內生。肉條周圍不宜使用竹簾或農膜圍欄。中間掛的肉條可以交換。
5.離架存放:經過壹兩個月的熏制和烘烤,肉條逐漸失水幹燥,顏色由白色變為棕紅色。這時候就可以吃了,或者下架儲存。為了延長食用期,保證臘肉的正宗美味,可采用以下四種方法儲存:壹是將熏好的條藏在糧堆或谷殼中;第二,把它們藏在鋸末裏;第三,把它們掛在通風幹燥的墻上;第四,用稻草包好,放在幹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