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音:yá;部首:艹。
2.基本意思:
(1)植物剛長出來的可以發育成莖、葉或花的部分 麥子發~兒了。
芽,萌芽也。——《說文》。段註:“古多以牙為芽。”
芽,孽也。——《廣雅·釋草》
遂令黃泉下,萌芽夭句尖。——韓愈《苦寒詩》
二月草已芽,八月草未枯。——宋· 沈括《夢溪筆談》
蔞蒿滿地蘆芽短。——宋·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2)形狀像芽的東西 肉~(傷口愈合後多長出的肉)。
3.筆畫順序:橫、豎、豎、橫、撇折、豎鉤、撇,總***7筆畫。
4.組詞及其意思:
(1)谷芽 [ gǔ yá ]?
中藥名。為稻的穎果經發芽制成。甘,溫。入脾、胃經。健脾開胃,消食和中。治宿食不化、脘悶腹脹、泄瀉、不思飲食。本品含澱粉酶、維生素B等。
(2)雪芽 [ xuě yá ]?
①白芽茶。產於峨眉 。
元·耶律楚材《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之七:“黃金小碾飛瓊屑,碧玉深甌點雪芽。
②指芹菜接近根部的那壹段。因色白,故稱。
宋·蘇軾《東坡》詩之三:“泥芹有宿根,壹寸嗟獨在。雪芽何時動,春鳩行可膾。”
(3)翠芽 [ cuì yá ] 亦作“ 翠牙 ”。植物初生的綠芽。唐·杜甫《過南嶽入洞庭湖》詩:“翠牙穿裛蔣,碧節吐寒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