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打燈籠——老規矩(舅舅)。洋蔥拌豆腐-清澈潔白。芝麻開花節節高。從門縫裏吹喇叭——名字(聲音)在外面。洞庭湖的麻雀——我見過幾次大風浪。
思路分析延伸:外甥打燈籠——老規矩(舅舅):老規矩。洋蔥拌豆腐——清清白白:比喻很無辜。比喻也很清楚。芝麻開花——越開越高:就像芝麻開花,壹年比壹年好(芝麻每進入成熟期,就會被提起壹段,然後開花,再繼續被提起。花是種子的意思)。
從門縫裏吹喇叭——名(音)在外:表示某人在外名聲很大,或者名聲很好,或者名聲不好。多指名聲不好。洞庭湖的麻雀——妳見過幾次大風浪?比喻見過世面的人。
歇後語由兩部分組成:前壹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壹個謎語,後壹部分起“背襯”的作用,像壹個謎語,非常自然恰當。在壹定的語言環境下,通常說前半句,“歇”到後半句,就能理解並猜出其原意,所以叫歇後語。
漢族文明歷史悠久。把歷史的滄桑沈澱、提煉、濃縮成壹門精彩的漢語語言藝術,其中歇後語有其獨特的表現力。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啟迪,流傳千古。它反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風俗、傳統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理解哲學,提高智慧。歇後語壹般都很深刻,短短的壹句話凝結了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