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是:
葡萄酒夜光杯,想馬上喝琵琶。
戰場上喝醉了不要笑。古代有多少人打過仗?
作者:
王績(約589-644),古江府龍門縣(山西省萬榮縣通化鎮,1972年由河津縣劃入萬榮縣)人,唐代詩人。隋末賜孝,除司正字。朝不樂,病休辭官,重授揚州六合丞。天下大亂之時,我棄官回鄉。
在唐武德,聖旨之前,朝廷官員都留在本省。貞觀初,他帶病返回何澍,致力於高東(今蘇州五六風景區),故名“東高子”。單純高傲,嗜酒如命,能喝五鬥。他自己做了五鬥先生的傳記,寫了酒經和酒譜,有老和莊的註釋。
其詩近而不淺,質佳,真疏,曠達而有抱負,直追魏晉。法體起源於六朝,形成於隋唐,無功為先聲。
邊境地區寒冷艱苦的環境,緊張動蕩的駐軍生活,讓邊塞士兵很難得到壹頓歡聚宴。不難想象,我是多麽幸運地遇到了如此激情和激動的心情,以及喝酒喝醉的場景。這首詩就是這種生活和感情的寫照。
詩中的酒是西域盛產的葡萄酒;杯,相傳為周穆王時代,西湖用白玉精制而成的玻璃杯,似“明夜燈”,故稱“夜燈杯”;樂器是胡人用的琵琶;還有“戰場”“戰役”之類的詞。這壹切都表現出濃厚的邊陲色彩和軍營生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