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粽子包裹的糯米需要4到5個小時。糯米和水的比例是1:2。倒入清水後,用手輕輕攪拌,讓糯米充分吸水,防止糯米結塊,浸泡不均勻。因為夏天比較熱,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放在冰箱裏保存。如果不能,就自己創造條件,盡可能每兩個小時換水壹次。
為什麽做粽子前要泡糯米?
1,因為浸泡後糯米會因為吸水而膨脹,從而增加糯米之間的摩擦力,這樣可以讓糯米在包粽子的時候更加緊密,不會因為糯米打滑,包的不緊而造成漏米。
2.糯米泡好了,吸收了足夠的水分,就不會因為煮的時候吸收了太多的水分而裂米漏米了。有很多朋友知道粽子包起來很好,但是煮完會在邊角漏米。這是因為糯米沒有浸泡足夠的時間。
3.浸泡後的糯米吸收了足夠的水分,味道會變得更粘,更容易煮,從而縮短了煮的時間。
所以糯米之前壹定要泡。當然浸泡時間很重要,並不是越長越好,4~5個小時最好,時間短了,糯米泡的不透,煮後會捏,影響口感;時間長了,糯米裏面的營養成分會流失,糯米因為泡的太軟,吃起來不夠軟。另外,浸泡時壹定要加適量的水。如果糯米吸收了足夠的水分後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米粒就會粉化,吃起來生澀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