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燒餅起源於東漢。
周村燒餅,源於漢代的“胡餅”,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在明朝中葉,周村商賈雲集,各種特色小吃應時而生。當時山東境內有壹種用鏊子烙制的民間食品“焦餅”,是壹種很平常的薄面餅,因為配拌食鹽和芝麻仁,酥香味美,又易保存,所以春秋農忙季節,鄉下人都喜歡烙制。正是這壹時期,壹種上貼烘烤胡餅的“胡餅爐”傳入周村。
這種“胡餅”實際上就是壹種厚燒餅。周村的面食師傅便取焦餅“薄、香、酥、脆”的特點,采用上貼烘烤“胡餅”的方法,加以改進,創制出了膾炙人口的大酥燒餅。這便是當今周村燒餅的雛形。
周村燒餅的做法介紹:
材料準備:鹽、面粉、油紙、烤箱、烤盤、白芝麻等。
1、準備好全部食材。鹽放入溫水裏融化,再加入面粉揉成光滑面團,醒發半個小時以上。
2、醒發之後面團會柔軟很多,再次揉光滑,分成24個小面團,每個大約25克,再次松弛15分鐘。
3、每個小面團都搟成直徑大約15厘米的薄餅,不要太厚,厚了不容易烤到酥脆。
4、烤盤裏墊油紙,放上搟好的薄餅胚子,表面刷壹點水,撒上白芝麻。
5、把四個烤盤全部放入預熱好的風爐烤箱,總***四層。如果是普通的烤箱,就壹次烤壹層,分幾次烤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