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是酸、苦、甜、辣、鹹。《內經》中的代詞主要有兩種。五味各有特點,辛味能散,酸味能澀。五行學說中五味與五臟的關系,並通過這種對應關系,在五行學說的框架下形成壹種學說來指導臨床治療。
人們認為藥物的不同味道與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比如辛辣的含有揮發油,酸味的含有有機酸,甜味的含有糖分,苦味的可能含有生物堿、苷類或苦味。靈樞經題名。本文主要論述五味屬於日常食用的五糧五果五畜五菜。
中醫認為食物有四性五味;
1,寒、熱、溫、涼四性。
2.五味:酸、苦、甜、辣、鹹。
3、寒性食物:西瓜、綠豆、梨、甘蔗、蓮藕等。,能清熱、止瀉、消炎、解毒。
4、溫性食物:姜、蔥、蒜、韭菜。
5、酸味:桃幹、石榴皮、酸醋、烏梅、酸味:桃幹、石榴皮、酸醋、烏梅、紅心、適合酸。
6、苦味:蓮子、茶葉、羊肉、杏子、白肺,適合吃苦味。
7、味甜:大棗、蜂蜜、粳米、牛肉、肝色青綠,適合吃甜的。
8、辣味:蔥姜、花椒、茴香、橘皮、金桔、雞腎色黑,適合辛辣食物。
9、鹹:海蜇、海帶、黃豆、豬肉、黃脾,適合鹹。
百度百科-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