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色鵝膏:
固體小,帽徑3~6cm,幼時帽近橢圓形。發育後,中部凹陷,中心常有小凸起,深灰色,中心近黑色,表面有明顯的纖維狀花紋。
2.鵝膏案:
子實體中等,菌蓋4~8cm,純白色至米色,邊緣無溝。葉柄白色,常被白色倒生纖毛或絨毛狀鱗片覆蓋,基部膨出至白蘿蔔狀。菌環在上位,白色。團藻是淺杯狀,白色。
3.黃胸鵝膏:
子實體傘狀,中大型。帽子初期近球形或半球形,後期近扁平,直徑3~10cm,黃色或汙黃色,表面光滑或有小鱗片,具汙白色不規則物,濕時發粘,邊緣有條紋。
4.黃色鵝膏的白色變種:
種子小到中等,甚至大。木耳初期近鐘形至扁圓半球形,後扁至扁平,有時邊緣略卷,白色,有時中心為米色至極淡的淡黃色,略黏滑,菌肉白色,不變色。
5.鵝膏菌:
帽徑5~13cm,幼時半球形或扁圓形,後期扁而汙白,濕時表面略粘,有粉末,常覆蓋大面積淡黃色團藻碎片,帽緣無條紋,表皮延伸撕裂為附屬物。蘑菇肉白色,略厚,傷後略黑,微紅。
6.鵝膏氣味:
子實體中等大小,菌蓋5~9cm,純白色至米色,表面常有氈狀至碎片狀鱗片,常有刺鼻氣味。柄是白色的,有壹個環。葉柄基部腫脹,近球形,有白色疣,顆粒狀至近圓錐狀鱗片。
百度百科-灰鵝膏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黃蓋鵝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