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這壹天,太陽的直射點已經從“夏季至日”這壹天的北緯23° 26 '南移到北緯11° 28 '。此時,如果妳在夜間觀看北鬥七星,妳會發現彎曲的鬥柄仍然指向西南方向。酷暑的到來也意味著進入了幹燥日歷的後半段。
夏季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迎秋有關。暑假前後,會有慶祝“七月三十”的民俗活動,俗稱“七月三十”或“中元節”。易經:“重復同樣的事情,七天後再來,天就好了。”
第七是陽數和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滅了之後,七天之後可以復活。這就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循環之理。民間選擇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與復活的次數有關。七月半是在初秋慶祝豐收、回報大地的民間節日。有些作物已經成熟,所以根據法律,人們應該崇拜他們的祖先,提供新大米等祭品,並向他們的祖先報告秋成。
夏令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水果、農作物逐漸進入成熟階段,農民加緊采摘,抓住農時,進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間管理。"夏谷越來越黃了,小心大風。"夏天過後,晝夜溫差加大。因為夜寒日暖,作物白天吸收的養分在夜間儲存,所以作物成熟快。
“夏天壹夜變田”,“夏天三天無谷”,“三朝稻夏懷”,“夏天稻滿田,人人修倉”,這些都預示著夏天節氣過後,莊稼即將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