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的知識:
我國常見的河蜆殼長約40毫米,高約30毫米。殼厚而硬,略呈正三角形,兩側略對稱。殼面黃綠色、深褐色、黑色,有光澤,殼內表面呈淡紫色、亮紫色、瓷器光澤。棲息於江河湖泊。可食用,也可作為魚、禽的餌料,還可作為農田肥料。
河蜆三個月後達到成熟期,壹年四季都可以繁殖。性腺最飽滿的時期是5-8月,繁殖高峰期是5-6月。河蜆的壽命約為5年,最佳采收利用期為l ~ 2齡。做工藝品的殼要3年以上。河蜆棲息於河流、湖泊、溝渠、池塘和河口,主要以沙、沙泥或淤泥為底質。生活在水下營地的洞穴中,幼蟲棲息在10-20mm深處,大的可隱居20-200mm,最多分布20-50mm。以鰓過濾的浮遊生物(如矽藻、綠藻、眼蟲、輪蟲等)為食。)是壹種被動的餵食方式。河蜆雌雄同體,但也發現壹些雌雄同體的個體。福建河蜆的繁殖季節是每年的5-8月,此時河床底部出現大量白色粘液。河蜆幼蟲漂浮生活結束後,沈入水底15-30天,然後在1個月左右長成2 mm的河蜆,3個月可長到10 mm,河蜆壽命約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