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觀不同:生地黃壹般為不規則塊狀,中間腫脹,兩端略細,生地黃大小不壹,呈不規則塊狀。2.顏色不同:生地為棕黑色、棕灰色,生地為微黑,有光澤。3.藥性不同:生地性寒,可用於制作六味地黃丸;生地性溫,可配伍川芎、白芍、當歸。
壹、生地黃和生地的區別。
1,外觀不同
(1)生地:多為不規則塊狀,中間膨大,兩端略細。
1,外觀不同:生地黃壹般為不規則塊狀,中間腫脹,兩端略細,生地黃大小不壹,呈不規則塊狀。2.顏色不同:生地為棕黑色、棕灰色,生地為微黑,有光澤。3.藥性不同:生地性寒,可用於制作六味地黃丸;生地性溫,可配伍川芎、白芍、當歸。
壹、生地黃和生地的區別。
1,外觀不同
(1)生地:多為不規則塊狀,中間膨大,兩端略細。
(2)地黃:大小不壹的不規則碎片。
2.不同的顏色
(1)生地:表面通常為棕黑色、棕灰色。
(2)熟地黃:加工後表面發黑,有光澤。
3.不同的藥性
(1)生地:性寒,可用於制作六味地黃丸。
(2)熟地黃:炮制後藥性偏溫,可與川芎、白芍、當歸混合制成?四物湯?。
第二,生地是生地嗎?
1.地黃是土生土長的嗎?
地黃就是地黃,兩者都是壹樣的藥,只是名稱不同。
2.壹種地黃的制備方法
(1)寒露至立冬采收,采收時應在畦邊壹端挖好溝,然後將莖、葉、須根和土壤清洗幹凈(不要用水沖洗)。
(2)將地黃按大小放在炕上,小火烤3天。地黃大部分發汗後,增加火候。
(3)前1-3天每天翻1次,以後每天翻2-3次,直到生地變軟,內部無硬核,顏色變黑,皮膚變硬。
3.熟地黃的制備方法
將地黃切成小塊,然後曬幹成生地,再蒸熟制成熟地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