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飲食習俗。月餅圓圓的,全家共享,象征著團圓和諧。古代月餅最初是在中秋節作為祭品食用的。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初,盛行於宋以後。中秋節是古代崇拜天象的遺跡——敬月習俗。在秋分,這是壹個古老的“月亮節”。
中秋節來源於傳統的“中秋節”。據考證,“中秋節”最初定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這壹天。但是,因為每年農歷八月的日子都不壹樣,不壹定會有滿月。後來“中秋節”從“秋分”轉移到農歷十五。
向月亮獻祭是中國非常古老的習俗。其實是中國古代壹些地方的古人對“月神”的壹種祭祀活動。月餅是古代中秋節祭拜月神的供品。自從它們流傳下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形成了。
在古代,每到中秋節,人們會在香案上擺放象征豐收的圓形水果和蔬菜,向月亮鞠躬,祈求家庭平安和好運。在古代,女孩想要拜月,祈禱住在月宮的仙女嫦娥能保佑自己,看起來像壹輪明月,像壹朵花壹樣美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就有壹種紀念太史文忠的“太史餅”,據說是中國月餅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