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規律:在我國北方,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次年春季,平均氣溫達到20℃以上,有濕潤光照條件。冬孢子萌發產生擔孢子,擔孢子隨氣流傳播,受寄主萌發的侵害。夏孢子產生,通過氣流傳播,多次再感染。冬孢子堆形成於植物生長後期越冬(夏季)。當氣溫在20 ~ 24℃,相對濕度在90%左右時,特別是陰雨天氣,保護區通風不良,容易引起病害流行。
預防和控制方法:
①抗病品種的選擇。如大青葉、芝香28-2、鐵線綠豆等。
②發病初期噴霧保護。每隔7 ~ 10天用50%多硫懸液400倍液或15%三唑酮1000倍液噴灑1次。
③農業控制。發病初期及時清除病葉和病莢,收獲後清除病株殘體,帶出田間集中焚燒。合理密植,防止濕度過高,保護區要及時通風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