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豆腐的傳說

豆腐的傳說

相傳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

公元前164年,劉安被封為淮南王,得到賞賜的時候,就開始琢磨怎麽才能長生不老。劉安不錯,不惜重金招了幾千個方士。他吸收了當時的八位名人,包括蘇飛、李商、左霧、田友、金昌、貝勒、毛貝和吳蓓,並稱他們為“八個人”。

他們經常聚集在初山談論神仙,寫關於煉金術的書。他們嘗試用山裏清澈的泉水磨豆漿,想用豆漿培育丹苗。沒想到,仙丹沒有煉成,取而代之的是豆汁遇到石膏,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了壹個新鮮順滑的東西。有些人有勇氣嘗壹些,覺得很好吃。

劉安和方士們經過反復實驗,終於使豆漿凝固在壹起。他們給當時豆腐的雛形起了壹個好聽的名字——發酵乳,後來改名為“豆腐”,這也是豆腐的雛形。

擴展數據: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以前老百姓平時吃不到豆腐,認為豆腐是“好東西”。而且臘月二十五,大家都會把豆腐留作正月吃。豆腐傳到中原後,因為聽起來和“頭上有錢”差不多,被賦予了新的壹年“發財”的希望。

但有意思的是,信陽有些地方還有吃豆腐渣的習俗。根據當地的傳說,當玉帝訪問下界時,每家每戶都吃豆腐渣以示貧困和隱藏玉帝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其實是我們祖先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