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清明節畫彩蛋的由來

清明節畫彩蛋的由來

清明節畫彩蛋來源於寒食節

因為寒食節不能生火,要吃冷食,所以煮雞蛋這種食物可以提前做好,寒食節當天就可以食用,比較方便,所以清明節吃雞蛋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人們為了求子,將禽類的蛋,如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等煮熟,圖上五顏六色的顏色,從河水的上遊拋下,下遊的人們爭相剝食,食後便可懷孕。

彩蛋畫的制作工序如下:

1、在蛋的側面或壹端鉆壹小孔,抽出蛋白和蛋黃。

2、在蛋殼上彩繪或鏤刻各種圖案。

3、將彩繪的蛋殼粘在裱糊絲綢的紙板上,或粘在紅木座上,外加玻璃罩。

主要品種:

彩蛋畫有平放、豎放和單只、成雙等形式。有的裝配成燈籠形、金魚形,下端綴以流蘇,可以懸掛。有的用不同規格、品種的彩蛋畫組成寶塔形。如蘇州彩蛋畫“梁山壹百零八將”,是在壘成寶塔形的幾十只蛋殼上彩繪108位梁山好漢,不僅人物姿態各異,而且顧盼呼應,曾轟動壹時。

1、清明原本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演變成了人們掃墓祭祖,踏青的日子。

2、但是除了主流的祭祖和踏青,其實還有許多小眾的習俗,如放風箏、蕩秋千以及畫彩蛋等。

3、畫彩蛋習俗在隋唐時已經十分流行,沿襲至今後,也是多地清明節常做的習俗之壹了。

4、彩蛋可以說是清明節的象征食物之壹,意味著生命的開始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