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至應該吃:湯圓、番薯湯果、燒臘與姜飯、羊肉、糍粑等。
1、湯圓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壹歲之說”。
2、番薯湯果
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壹。“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壹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湯果,跟湯團類似,但個頭要小得多,而且裏面沒有餡。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
3、燒臘與姜飯
南方壹些地方在冬至日要吃燒臘,冬至這天,曬制好的燒臘就成為兩廣餐桌上壹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寓意加菜添歲。冬至日,吳川人素有冬至“吃姜飯”的習俗。
4、羊肉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那時候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壹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壹天,吃羊肉,以求來年有壹個好兆頭。
5、糍粑
糍粑,流行於中國南方地區。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制成的壹種食品。糍粑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槽裏用石錘或者蘆竹(因地方差異,有的也用竹子來代替)搗成泥狀制作而成,壹般此類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