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清朝的禦廚裏,禦廚曾經給皇帝做過壹個蒸年糕。小太監剛拿起來準備送給皇上的時候,不小心把年糕掉到了裝滿豆粉的桶裏。
當我把年糕拿出來的時候,發現上面沾滿了豆粉,無法清理。這個時候再做新的已經來不及了。小太監只好硬著頭皮,將豆粉裹著的年糕呈獻給皇帝。皇帝看到後很驚訝,問他這是什麽。
小太監急中生智,編了個名字,說這道菜叫滾雪球,因為它在上面滾過之後,看起來像壹頭渾身黃土的驢。
皇帝吃了以後,覺得年糕配豆面好吃,就問小太監怎麽做。這時,小太監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皇帝,皇帝沒有生氣,反而表揚了他。從此,驢打滾成了北京地道的地方小吃。
其實驢打滾實名的由來是因為成品有黃、白、紅三色,非常好看。此外,最後制作過程中灑下的黃豆如老北京郊區野驢揚起的塵土,故名。
滾雪球軟香,入口嫩甜,顏色多樣。壹層淺黃色包裹著深棕色,會讓人流口水。拿起壹塊放進嘴裏。壹股甜甜的味道刺激味蕾,讓人心情愉悅。細細品嘗,雖甜而不膩,黏而不膩,淡淡的甜味入口讓人欲罷不能。
和很多北京小吃壹樣,驢打滾不再以吃為重點。它代表了壹種在北京傳承了很久的文化。
它不僅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也受到許多外國客人的稱贊。2014年APEC期間的國宴上,驢打滾和豌豆黃、艾窩窩壹起作為中國的傳統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