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元旦的起源和習俗

元旦的起源和習俗

元旦的由來和習俗如下:

“元旦”壹詞最早出現在《晉書》中:“正月為追帝正月,實為元旦之春”。南北朝時蕭子雲《結雅》詩南朝:“元旦四靈,長命在今”,宋代吳《孟良祿》:“正月初壹,謂之元旦。農歷正月初壹被稱為“元旦”。元的意思是“早”和“開始”,丹的意思是黎明的時間,元旦統稱為“始日”,即壹年的第壹天。

現代中國的元旦已被列為法定假日,成為國定假日。壹天假往往是隨著元旦前後的周末調整,壹般是連續休三天。與春節相比,現代中國的元旦慶祝活動就不那麽重要了。壹般單位和企業都會舉行年終集體慶典,民間活動很少。

日歷概念

中國的“新年”概念總是指第壹個月的第壹天。“正月”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之前也是很不壹致的。所以歷代的元旦並不壹致。夏歷夏季的第壹個月是春季壹月,商朝陰歷的第壹個月是冬季十二月,周歷的第壹個月是冬季十壹月。

秦朝以後,冬季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壹為元旦。自漢武帝以來,規定春季的壹月為正月,壹月的第壹天稱為元旦,壹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正月初壹"在漢代崔元的《三子釵銘》中被稱為"鄭源",在晉代余的《楊杜賦》中被稱為"陳元"。北齊時,在慧遠的《夏文帝歌》中稱之為“袁春”,在施立的《元日退朝觀戰歸營》中稱之為“元朔”。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