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息:這是治療肝炎十分有效的措施。急性肝炎宜臥床休息,直至恢復期逐漸增加活動量,待自覺癥狀消失,肝功能已經或接近正常(血清膽紅素在17.1μmoL/L 以下,ALT 在正常值2 倍以下時)可以出院,但出院後仍需再休息2 ~ 3 個月。恢復工作後應定期復查1 ~ 2 年。慢性肝炎宜勞逸結合,適當休息以減少機體消耗,增加肝臟血液供應,減輕肝臟負擔。
(2)飲食:肝炎急性期患者大多數有食欲不振,甚至惡心、嘔吐癥狀,因此飲食以清淡為宜,不必強調品種,以能吃下為度。應避免對肝臟有損害的飲食,如酒類。對於進食太多或不能進食的患者,則可靜脈輸註葡萄糖以維持營養。對於食欲恢復正常者,要合理安排飲食,壹般宜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適宜的脂肪和糖,飲食要新鮮、易於消化,以少食多餐為佳。
(3)情感: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不要悲觀失望,消極等待,應積極主動地采取相應措施治療疾病,才能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4)壹般支持療法:常用藥物葡萄糖、維生素B 族及維生素C、三磷腺苷、輔酶A 和肌苷、門冬氨酸鉀鎂、葡醛內酯、肝得健等均有保護肝細胞、促進肝功能恢復的作用,對急慢性肝炎均有效,可適當選擇應用。
(5)中醫中藥治療:中醫中藥對急、慢性肝炎均有較確切的療效,臨床應根據患者的癥狀、舌苔、脈象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