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煮熟後蛋黃發青對人體無害的,煮雞蛋的蛋黃會變成綠色,其實是因為煮太久了,但是是無毒的,可以食用。
經過研究發現,蛋黃含有的主要成分中,蛋白質占17.5%,脂肪占32.5%,水占48%,礦物質占2%,蛋黃內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等微量元素。
壹般情況下,壹些煮熟的雞蛋蛋黃會發綠,這是因為煮得太久了,這跟雞蛋本身的物質有關。如果雞蛋煮的時間超過15分鐘,雞蛋內就會發生壹系列的化學變化。
因為蛋白質對熱非常敏感,當加熱時間過長時,蛋白質就會分解產生硫化氫,硫化氫會與蛋黃中所含的鐵發生反應,這樣反應的結果生成了硫化亞鐵。
恰好,硫化亞鐵的顏色是綠色的,它遍布蛋黃的四周,沒有毒的。所以,妳看到的蛋黃就成了綠色的。剛才說了,煮熱是時間過長,蛋白質已經分解了,理所當然的營養價值也有所下降,仍可繼續食用!
硫化亞鐵本身無毒無害,而且不溶於水。在100克的雞蛋中,僅含鐵元素7毫克,根本不可能全部轉化成硫化亞鐵,所以雞蛋中的硫化亞鐵只能用微量來形容,而且硫非常不利於被人體吸收,所以即便食用,基本也會隨著人體的消化系統被代謝出去。
如果實在不喜歡發青的蛋黃,註意別煮太久,並且及時用涼水降溫。綜合來看,食用煮熟後發青綠色的蛋黃對身體是沒有危害的,更不會致癌。所以,請大家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