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我覺得這些導演過於註重壹些所謂的先鋒戲劇手法,而忽略了重要的事情——研究劇本,從而忘記了坐在臺下的觀眾,忽視了他們的接受程度。當天演出時,觀眾不斷中途離場。中場休息的時候,我和兩個同學在大廳裏討論這個劇,觀眾湊過來問這個劇講的是什麽。導演李喜歡營造慢節奏的舞臺氛圍,無論是肢體、臺詞還是優美的舞蹈。這是他個人的審美偏好,與對錯無關。基於人藝幾次改編外國劇的經驗,以後要小心了。仁義可以盡情地玩窩頭會館和茶館,也毀了很多優秀的外國劇本。只能說比較適合傳統口味,太喜歡追求自己的感覺去重構壹切,真的不值得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