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洋區劃,深度小於200米的區域為海岸帶,也稱為光合作用區。在這個深度,陽光可以有效穿過海水,裏面的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據估計,漂浮在海面上的微生物產生了地球上壹半的氧氣。
在深海裏,有許多奇怪的海洋生物。陽光最多只能穿透到1000米左右的深度。從海岸帶底部到這裏的區域稱為中間層,這裏生活著各種海洋生物,其中磷蝦最具代表性。
從1000米到4000米的區域是壹個深帶,因為陽光無法到達這裏,所以非常黑暗。對於深帶的生物來說,由於長期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它們的眼睛已經基本退化,比如吞鱔魚。其他生物進化出了發光裝置,比如深海琵琶魚,它們有發光的生物器官,用來誘捕小魚。
4000米到6000米的區域是深淵。此前,生物學家認為生命很難在如此深的海域存在。然而,在深海溫泉附近,生物學家發現了不依賴陽光的生命。他們使用深海熱泉中的化學物質作為能源。
深淵帶下面是地球海洋最深的區域——超深淵帶。在超過6000米的深度,水壓變得非常高。雖然這個地區的環境極其極端,但這裏仍然有生命存在,比如片腳類動物。